前面分享过一篇基础svg的,这篇分享一些高级的SVG教程,比如SVG路径中的三次贝塞尔曲线、椭圆弧线、SVG文本和填充效果等。 一.SVG路径 (一)直线命令 path元素里有5个画直线的命令,顾名思义,直线命令就是在两个点之间画直线。首先是“Move to”命令,M,前面已经提到过,它需要两个参数,分别是需要移动到的点的x轴和y轴的坐标。假设,你的画笔当前位于一个点,在使用M命令移动画笔后,只会移动画笔,但不会在两点之间画线。因为M命令仅仅是移动画笔,但不画线。所以M命令经常出现在路径的开始处,用来指明从何处开始画。 为了更好地展示路径,下面的所有例子里,在用path绘制路径的同时,也会用circle标注路径上的点。
<svg width="200px" height="200px"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>
<path d="M10 10"/>
<!-- Points -->
<circle cx="10" cy="10" r="2" fill="red"/>
</svg>
能够真正画出线的命令有三个(M命令是移动画笔位置,但是不画线),最常用的是“Line to”命令,L,L需要两个参数,分别是一个点的x轴和y轴坐标,L命令将会在当前位置和新位置(L前面画笔所在的点)之间画一条线段。
L x y (or l dx dy)
另外还有两个简写命令,用来绘制平行线和垂直线。H,绘制平行线。V,绘制垂直线。这两个命令都只带一个参数,标明在x轴或y轴移动到的位置,因为它们都只在坐标轴的一个方向上移动。
H x (or h dx)
V y (or v dy)
最后,我们可以通过一个“闭合路径命令”Z来简化上面的path,Z命令会从当前点画一条直线到路径的起点,尽管我们不总是需要闭合路径,但是它还是经常被放到路径的最后。另外,Z命令不用区分大小写。
Z (or z)
画一个80*80的正方形实例
运行结果.png
<path d="M10 10 H 90 V 90 H 10 Z" fill="transparent" stroke="black"/>
移动画笔到(10,10)位置出发,绘制水平线到指定的 90 位置,绘制竖直线到指定的 90 位置 ,绘制水平线到指定的 10 位置,闭合路径(回到原点)。
(二)三次贝塞尔曲线指令 (C,S)
曲线指令一共有三组,和直线指令一样,指令字母大写表示坐标位置是绝对坐标,指令字母小写表示坐标位置是相对坐标。三次贝塞尔曲线指令 (C,c,S,s)是其中的一个。
可以通过定义一个起点和终点,以及两个控制点(一个控制起点,一个控制终点),绘制一条贝塞尔曲线。
三次贝塞尔曲线指令的格式为:
C (or c) x1,y1 x2,y2 x,y
x1,y1 是曲线起点的控制点坐标
x2,y2 是曲线终点的控制点坐标
x,y 是曲线的终点坐标
你可以将若干个贝塞尔曲线连起来,从而创建出一条很长的平滑曲线。通常情况下,一个点某一侧的控制点是它另一侧的控制点的对称(以保持斜率不变)。这样,你可以使用一个简写的贝塞尔曲线命令S,如下所示:
S x2 y2, x y (or s dx2 dy2, dx dy)
S命令可以用来创建与之前那些曲线一样的贝塞尔曲线,但是,如果S命令跟在一个C命令或者另一个S命令的后面,它的第一个控制点,就会被假设成前一个控制点的对称点。如果S命令单独使用,前面没有C命令或者另一个S命令,那么它的两个控制点就会被假设为同一个点。下面是S命令的语法示例,下图中的某个控制点用红色标示,与它对称的控制点用蓝色标示。
运行结果.png
Q x1 y1, x y (or q dx1 dy1, dx dy)
image.png
T x y (or t dx dy)
和三次贝塞尔曲线指令 S一样,快捷命令T会通过前一个控制点,推断出一个新的控制点。这意味着,在你的第一个控制点后面,可以只定义终点,就创建出一个相当复杂的曲线。需要注意的是,T命令前面必须是一个Q命令,或者是另一个T命令,才能达到这种效果。如果T单独使用,那么控制点就会被认为和终点是同一个点,所以画出来的将是一条直线。
<svg width="190px" height="160px"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>
<path d="M10 80 Q 52.5 10, 95 80 T 180 80" stroke="black" fill="transparent"/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A rx ry x-axis-rotation large-arc-flag sweep-flag x y
a rx ry x-axis-rotation large-arc-flag sweep-flag dx dy
弧线命令:
rx - (radius-x)弧线所在椭圆的 x 半轴长
ry - (radius-y)弧线所在椭圆的 y 半轴长
xr - (xAxis-rotation)弧线所在椭圆的长轴角度
laf - (large-arc-flag)是否选择弧长较长的那一段弧
sf - (sweep-flag)是否选择逆时针方向的那一段弧
x, y - 弧的终点位置
image.png
<svg width="325px" height="325px"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>
<path d="M80 80
A 45 45, 0, 0, 0, 125 125
L 125 80 Z" fill="green"/>
<path d="M230 80
A 45 45, 0, 1, 0, 275 125
L 275 80 Z" fill="red"/>
<path d="M80 230
A 45 45, 0, 0, 1, 125 275
L 125 230 Z" fill="purple"/>
<path d="M230 230
A 45 45, 0, 1, 1, 275 275
L 275 230 Z" fill="blue"/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<svg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>
<text x="100" y="100" font-weight="bold" fill="red" font-size="30">Hello 简书</text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<text>
<tspan font-weight="bold" fill="red">This is bold and red</tspan>
</text>
运行结果.png
<path id="my_path" d="M 100 200 Q 200 100 300 200 T 500 200" stroke="rgb(0,255,0)" fill="none" />
<text>
<textPath xlink:href="#my_path">This text follows a curve.</textPath>
</text>
运行结果.png
<svg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version="1.1" xmlns:xlink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link">
<a xlink:href="http://www.jianshu.com" xlink:title="打开简书" target="_blank">
<text x="0" y="15" fill="red">I love 简书</text>
</a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<svg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xmlns:xlink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link">
<defs>
<clipPath id="cut-off-bottom">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200" height="100" />
</clipPath>
</defs>
<circle cx="100" cy="100" r="100" clip-path="url(#cut-off-bottom)" /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<svg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xmlns:xlink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link">
<defs>
<linearGradient id="Gradient">
<stop offset="0" stop-color="white" stop-opacity="0" />
<stop offset="1" stop-color="white" stop-opacity="1" />
</linearGradient>
<mask id="Mask">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200" height="200" fill="url(#Gradient)" />
</mask>
</defs>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200" height="200" fill="green" />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200" height="200" fill="red" mask="url(#Mask)" /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100" height="100" opacity=".5" />
上面的矩形将绘制为半透明。还有两个分开的属性fill-opacity和stroke-opacity,分别用来控制填充和描边的不透明度。注意,描边将绘制在填充的上面。因此,如果你在元素上设置了一个描边透明度,它同时还有填充,则填充将在描边上透过一半,另一半背景也将出现:
<svg version="1.1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xmlns:xlink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link">
<rect x="0" y="0" width="200" height="200" fill="blue" />
<circle cx="100" cy="100" r="50" stroke="yellow" stroke-width="40" stroke-opacity=".5" fill="red" />
</svg>
运行结果.png
原文:http://www.jianshu.com/p/ae87e188b44b